最後更新時間: 2025 年 07 月 31 日
以前在網路上看到有人1年可以看完100本書,當時覺得超厲害和無比羨慕。於是自己也曾經為了拚速度而只是「看」完一本書,並沒有真正的吸收與運用。時間一久就忘了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,久而久之覺得閱讀對於人生的改變沒什麼幫助,一件事情一旦沒有了動力,大腦會試圖去否定這件事。
不過就在今年2月參加完《閱讀人》的「高效閱讀力精準學習實踐班」後,漸漸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,參加心得請見:「開始閱讀吧! 一場冒險等著你……」。8個月以來,每天利用白天的碎片時間,加上晚上至少30分鐘的閱讀,一個星期可以看完1-2本書。因為我現在看書的目的不在量,而是質。所以遇到好書時,會反覆看抓重點,最後用自己的話再整理一次。
養成閱讀好習慣的起始點,還是要從瞭解自己的大腦開始。最近在看一本書叫做《適合任何人的洋蔥閱讀法》,這當中作者提供了養成閱讀習慣的七大建議。
1. 瞭解大腦的喜好
試著關注我們的大腦喜歡用什麼樣的方式閱讀,儘量讓大腦沒有壓力而且感到愉悅。比如幫自己規劃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,在燈光美氣氛佳的情況下讓大腦產生看書是輕鬆的印象。而我會在看書的時候順便泡上一杯花茶,讓閱讀變成是愉悅的時光。
2. 做好精力管理
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的時間,但是為什麼有的人一天可以做很多事,而有的人下班後累到什麼事也沒做。關鍵在於精力管理,搭配飲食該休息的時候好好休息,讓身體有活力。而閱讀的時間建議放在有精神的時段去做,比精疲力盡的時候更有效果。
3. 善用注意力
還記得以前考試的時候,總是用熒光筆在課本上劃重點,讓自己在複習時能快速看到重點。閱讀也是一樣的,準備一支熒光筆把關鍵字劃起來;或者是用標籤紙註記,表示這一頁有重點。這是一種強化注意力的方式,當我們重新翻閱這本書時,馬上能知道哪邊是重點。如果可以的話,再用便條紙簡單記錄下自己當下的想法,讓知識內化。
4. 提昇專注力
閱讀時聽到手機提示音時,思緒馬上完全飄走嗎?開始練習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吧!閱讀時用番茄鐘APP在25分鐘之內讓自己專注,同時記得要關掉手機的其他通知,每完成一次就記錄起來。當1個番茄、2個番茄 ……慢慢累積起來的時候,會變成一個可觀的數目同時也能增加自己的信心。推薦APP:潮汐,可選大自然的音效,讓專注變成是輕鬆愉快的事。
5. 鍛煉記憶力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樣的困擾,常常看完一本書過幾天後又全部忘記內容?所以這時候第3點的關鍵字步驟顯得相當的重要,可以幫助我們抓住需要的內容。把這些重點提煉出來反覆看,慢慢去熟悉且運用在生活當中。這邊提供一個小方法,我看完書以後都會特別整理出一篇讀書筆記,到時只要反覆閱讀這份筆記就可以了。筆記格式用九宮格、心智圖、康乃爾 ……都可以,依個人喜好。
6. 面對壓力
面對閱讀千萬不要讓自己有太大的壓力,一本一本書慢慢看,而不是想著還有一大堆書沒讀該怎麼辦?這時候壓力就來了,反而會讓自己失去閱讀樂趣。一開始可以先設定小目標,比如今天只要讀1頁就好,再慢慢加量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,只要做好一件事情,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。
7. 養成閱讀習慣
讓自己每天摸到書、看到書,讓大腦產生良好的自然反射。像我的話會在包裡放本書,等車坐車時看個幾頁。用循序漸進的方式,慢慢的會越來越不費力。
輸入+輸出=有效學習,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行動。
很多事情都是從小地方開始做起,閱讀也是一樣。當產生興趣,慢慢會養成大腦習慣看書的節奏,加上實際行動後產生的良好反饋會讓閱讀變成一直想做的事。另外選書一定要選自己想看且喜歡看的,或者是能夠解決目前問題的,不然拿一本很難的書去練習應該也很難堅持下去。
最近發現當看的書越來越多時,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疑問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。自己的思維也變得更廣,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,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。讓我們一起成為愛書人吧!